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m.twomenandamop.com 張愛玲半生緣的主要內(nèi)容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jié)稿,后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jié)尾,改名為《半生緣》。該小說通過年輕人的婚姻的悲歡離合,揭示了社會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半生緣》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的十年左右,地點是在上海。著者以第三人稱開頭介紹:“他和曼楨認識,已經(jīng)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已經(jīng)有十四年了....”然后寫道:“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里面卻經(jīng)過這么許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jīng)歷到了。” 書中的男主角“他”---沈世鈞,南京人,與許叔惠同學,得許介紹來工廠任實習工程師。女主角顧曼楨,原籍安徽六安,十四歲時父親去世,隨著母親、姐弟住在上海,也在許任職的工廠做打字員。 故事發(fā)生在春節(jié)的第四天,許與沈到一家小飯店吃飯,遇到顧曼楨也在小店,此后三個人就常一起到飯店吃飯,外出游玩。顧在照相的地方失落一只紅手套,沈不聲不響,獨自冒著雨,踏著泥路去找回來。第二天中午悄悄的遞給了顧。顧因受傷風感冒沒有來上班,許、沈正想要去看望她,顧遣弟弟到辦公室送抽屜的鑰匙,請許幫忙取出昨日打好的公文。兩個男人吃飯時,就談到了顧叫弟弟送鑰匙的事情,好像怕人家上她家,對她的家庭有一種神秘感。 顧病愈上班,三人又外出吃飯,許因另有應酬。席間,顧坦白的告訴他:家里有祖母、母親、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姐姐因負擔家庭生活,先當舞女,后做交際花。她家住的房子就是姐姐的“朋友”送的,F(xiàn)在將要嫁給一個吃交易飯的祝鴻才,搬出去住。沈也說出自己家庭的情形,母親和年輕的寡嫂帶著三歲的侄子,開一家皮貨店。父親和一位從良的姨太太,帶著娘家母親及三個小孩住在南京。 沈的父親病重,將事業(yè)交給沈接管,要他辭職回家,沈回南京后想念顧,請許陪顧同到南京來玩。沈的父親,見到顧很像他在上海認識的一個舞女,他認為她們倆是姐妹。沈到上海看顧,就將父親的話告訴顧,引起顧的憤怒和誤會,她認為姐姐逼于生計,沒有什么見不得人,既然沈家有所顧慮,趁早算了,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祝鴻才婚后發(fā)了不義之財,在外花天酒地。曼璐由于自己墮胎二次,不會生育,想要攏絡丈夫,知道丈夫有意染指小姨,不惜裝病設計,讓丈夫強奸得逞,將妹妹幽禁一年,生下一個男孩。為恐沈來找曼楨,立刻將母親全家遷往蘇州,沈找到曼璐,她假說妹妹不愿見他,退還他私訂之戒指。 曼楨住院生產(chǎn),將不幸告訴同產(chǎn)房的產(chǎn)婦蔡金芳,金芳的丈夫幫助她逃出醫(yī)院,找到教書的工作,不幸又被她母親找到,勸她和鴻才結(jié)婚。曼璐也抱來她的兒子來相求,仍不為所動。有一天路上遇見曼璐的女傭阿寶,說是曼璐病死,鴻才經(jīng)商失敗,就住在這附近。于是她常常留意年齡相近的小孩。 一天看見鴻才老家?guī)С鰜淼呐畠赫械,也看見自己的兒子。另一天,她看到從鴻才家出來一口小棺材,原來是招弟得了猩紅死了。她進屋去看她的兒子也得了猩紅熱。鴻才不在家,女傭告知鴻才虐待小孩,常常不回家。她為了救小孩,在鴻才家中照顧小孩十多天,最后,決定嫁給她最恨的鴻才。婚后鴻才發(fā)了國難財,又花天酒地,不理曼楨母子。有一天曼楨在診所發(fā)現(xiàn)鴻才帶了情婦和孩子也在看病,決心離婚,獨力工作扶養(yǎng)孩子。 這時沈父死分家,婚后也搬到上海,心中常常想起曼楨。出國十年的許叔惠從美國回來,沈去許家找叔惠,不意遇見曼楨也在。二人一起離開許家,在一家飯店談談別后,沈才說出曾去找她,她家搬了,她姐姐告訴他曼楨嫁給母親的侄子張豫瑾醫(yī)生。他沒有想到她姐姐竟做出這樣的事來!他倆見面,對望半,曼楨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彼肋@是真話,聽見了也還是一樣震動。她的頭已枕在他肩膀上。他抱著她。又半,她方道:“世鈞,你幸福嗎?”世鈞想道:“怎么叫幸福?”他和嫂嫂的表妹石翠芝結(jié)婚,沒有愛,相愛的人不能結(jié)婚。 故事應該在這里結(jié)束,張愛玲借沈的口吻在想:“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半生緣》中顧曼楨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著重塑造了兩個女性,即顧曼楨和顧曼璐。同樣都是顧家的女兒,同樣都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背景下,但兩姐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運。曼楨十四歲時父親死去,因顧母和顧老太太體弱多病,養(yǎng)家的責任就自然落到了長女曼璐身上。為了養(yǎng)活全家老小,曼璐不得已做了舞女,為家庭犧牲了自己。前期的曼璐,愛家、純潔、善良、忠厚,然而后期的曼璐卻刻薄、矛盾、潑辣。她的變化自然有一定的原因,她性格上的大轉(zhuǎn)折令人驚嘆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改造力量。相形之下,曼楨的性格變化比較平穩(wěn),一直在某一范圍內(nèi)變化,好像不如曼璐鮮明,這也正說明了曼楨這個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復雜性,需要我們用心去揣摩。 《半生緣》中沈世鈞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半生緣》里,沈世鈞不可避免的成為“軟弱的人”,“小人物”的代表,正因為他的軟弱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也使周圍的人陷于悲劇之中。沈世鈞跟顧曼楨本為無奈的現(xiàn)實共同進退的一體,最終卻因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而分離,曾經(jīng)作為愛情見證的戒指被無情的棄于草間,與土為伴。作為“引導”《半生緣》一路走來的主線,沈世鈞單純而憨直,但他的怯懦與自卑又讓人惋惜。 沈世鈞生在南京的一個封建大家庭,他在上海一家工廠里做實習工程師。他靦腆又膽小,軟弱、多疑、不自信。 他的軟弱主要是對環(huán)境的順從,沈世鈞的多疑來源于他的不自信,同時他的多疑又使他更加的不自信,多疑和不自信這兩者不斷的惡性循環(huán)交叉著。 作為“軟弱的凡人”,沈世鈞雖然有著軟弱、多疑、不自信、狹隘等總總?cè)秉c,但他并不是一無是處。他為人真誠、善良,也正是他的真誠跟善良才使他深深的吸引住曼楨。可他又是脆弱的,是無助,不管內(nèi)心掙扎多苦,都得投降于現(xiàn)實,別無他法,更別無選擇。作為一個“軟弱的凡人”他不但是受害者也是犧牲者,他完全是因為各種誤會和不巧而放棄曼楨,在他的身上蘊含著張愛玲對“不徹底”凡人生活悲劇的探討和人性主題的挖掘。 半生緣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女性與命運一直是張愛玲所擅長的主題,在《半生緣》中,這一主題意象更是被賦予了人性的體認。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人生經(jīng)歷和學識修養(yǎng)構(gòu)筑了張愛玲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在《半生緣》中,張愛玲運用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將自己的人生感悟滲透到文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敘述主題中。張愛玲對人生的體味和女性悲劇命運的敏銳洞察力與小說中營造的悲涼故事世界是難解難分的。她對世俗生活的喜愛以及悲觀絕望的人生觀使得《半生緣》中描寫的煩人俗事回蕩著濃濃的悲涼情調(diào)。書中所展現(xiàn)的不止是一場愛情悲劇,更是一場女性命運悲劇。 如果按照魯迅對于悲劇的定義“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來觀照張愛玲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她所有作品中流露出的強烈悲劇意識幾乎成了她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魂所在。她筆下的人物,不管是沒落貴族的女兒,還是歡場里的交際花,亦或是舊式家庭中的少奶奶,都生活在各自的悲劇中。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幾乎都是悲劇性的。她用悲涼哀怨的語言刻畫出了一個個在生活上、精神上飽受雙重折磨的女性形象。 這篇故事的發(fā)展,顧曼璐和顧曼楨倆人的關系為讀者們透露一個當代女性主義理論所關注的問題:即女性在男性文化中,往往同時具備兩種身份,是男性主流的破壞者,亦是同謀者。在《半生緣》中,這訊息就充分表現(xiàn)在曼楨、曼璐的姐妹互動關系里。 由于喪失生育能力,曼璐生活在隨時被丈夫踢出家門的恐懼之中。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父權訓示下,這種因為生育或者不能生養(yǎng)男孩,而害怕被丈夫拋棄的恐懼感,正是構(gòu)成女性傳統(tǒng)恐懼的其中一個主因。就在曼璐害怕喪失地位的傳統(tǒng)恐懼中,最后竟把自己的親妹妹視為可以成全她保有身份的貢品。 曼璐雖然對糟蹋她身心的男性社會——她舞女的身份充分說明了此點——表達了不滿,但同時卻又沒能逃離壓抑現(xiàn)場,她非但不能反制,反而成為儒家宗法父權的串謀者,讓祝鴻才對自己的妹妹逼奸成孕。因此,在貢品和符號的意義之外,曼楨也成為曼璐討好丈夫的一種中介者。在主流文化下的閨閣政治敘述中,這故事表現(xiàn)了女性與父權體制復雜的聯(lián)系:即女性同時是主導文化的顛覆者,兼服從者。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m.twomenandamop.com |